盾构壳体是一种概念,沿盾构长度方向分为切口环、支承环和盾尾三部分。
沿盾构长度方向分为切口环、支承环和盾尾三部分。前面是切口环,设有刃口,施工时切入土层,具有开挖和支撑土体的功能。其长度在手掘式盾构中,应考虑掩护工人开挖地层的安全和方便,一般为1.2~2.5米左右。 在机械化盾构中,只考虑容纳开挖机具。中部为支承环,是盾构的主要受力结构,盾壳的外荷载均由其承受。在小盾构中是一个刚度较大的圆环结构,在大中型盾构中则是一个钢制构架。推动盾构前进的千斤顶均设置在支承环的内周。在大中型盾构中通常把液压动力设备、配电盘、盾构操纵台等均安装在支承环的空间内。支承环的长度决定于盾构千斤顶的长度,它又与衬砌环的宽度有关,一般比最大衬砌环宽度长0.2~0.3米,约为1.8~2.2米。后部为盾尾,是由盾构外壳钢板延长构成,在盾尾的掩护下拼装隧道衬砌。盾尾末端设有盾尾密封装置,以防止泥水和注浆材料从盾尾与衬砌之间的空隙内流入。
目前,普遍采用的盾尾密封装置有钢丝刷型和橡胶型两种。盾尾长度应保证盾构千斤顶活塞杆缩回后,能掩护1.5~2.5环衬砌宽度加千斤顶的顶铁厚度和0.1~0.2米的余量。切口环、支承环和盾尾长度之和为盾构长度。盾构的内径应比隧道衬砌外径略大,其空隙一般为衬砌外径的0.8%左右。 盾构长度与直径之比(L/D)称为盾构灵敏度。 它与盾构操纵的灵活性有着很大影响,其值越小,盾构操作越灵活,一般小盾构(D=2~3米)的灵敏度约为1.5左右;中型盾构(D=3~6米)约为 1.0左右;大盾构(D>6.0米)约为 0.75左右。常用的盾构直径约在3.0~10.0米之间。